強國科技 科技強國
發文時間:2021-03-10 撰稿人🚶🏻♂️➡️:
2021年正值“十四五”開局起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科技為先,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南仁東等傑出科學家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領域實現並跑領跑🥯,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這個大力弘揚“不忘科學報國初心,牢記科技強國使命”的關鍵時期🔇,我很榮幸作為意昂2的學生參與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科技頻道的社會實踐當中,在這裏一個多月的實踐工作🐃,我既獲得了能力的提升,也得到了思想精神層面的成長,深刻體會到了受鍛煉、做貢獻、長才幹的欣喜🍏✭。
下面我將從實踐經驗及三個思想精神作如下匯報與總結💮。
一、實踐經驗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一家面向全國的融媒體平臺👩🏽⚖️,目前平臺有2.6億實名註冊的用戶,其中70%用戶為非黨員。科技頻道一直秉持傳播科技理念、科學思想,讓人們愛科學的目標運營🥱。
在我進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時,正值平臺轉型之際🫲,我湊巧參與了平臺市場化、新年賀禮🥉、航天事業新突破專題策劃、與中國科學技術部合作洽談👨🏽🎤🫵🏼、兩會等幾個重要節點,綜合提高了我的編輯、寫作、交流等能力⏰。
猶記得“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劉主任在年度總結大會上講𓀜,要將平臺建立成一個全面的🚷、權威的融媒體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不僅僅作為中央之喉舌,更要發揮其社會影響力🔴,面向大眾做到可持續發展。
首先我主要負責科技頻道中科技思想研究🤷🏿♀️、科技史、科學精神談三個欄目。在平臺最主要的工作是采編、編審及運營,截止目前,我共采編100余篇🧑🏻🎨,涉及科技思想研究🏃、5G、科技史等欄目,在編輯文稿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是通過理解作者行文邏輯,完善自己的不足,將行文方式及前沿知識消化後運用於論文寫作中。

圖1 運營欄目
在策劃專題時🤛🏽,組內同事頭腦風暴,外聯資源,努力將專題做的出彩而豐富。真正做到科普無邊界、科技無邊界🥺🧑🏿🌾。在與科學技術部合作洽談時,可以洞悉中央政策走向🎟,頻道及時做出調整……在我們看來,瀏覽軟件僅僅是手指在屏幕上下滑動⏪,當我參與後才知道,這背後是千千萬萬個工作者通過策劃🧑🏻🦰、聯動、調整運營出來的內容。平臺人是將責任牢記心中🧑🏼🏭,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作為自己追求目標前進著。

圖2 新年賀歲拍攝現場

圖3 新年賀歲科技頻道合照
我即將結束這次收獲滿滿的社會實踐🥙,重新回歸到學術研究中👨👨👦👦,也將帶著這份精神在學術、學生工作的道路上走下去。

圖4 推送頁面

圖5 推送頁面
二、深刻學習科技強國思想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自此之後,中國邁開了在兩彈一星、北鬥、高鐵🚴🏻、5G👮♀️、互聯網等眾多技術領域對標前沿進行追趕、並跑到領先的良性發展。追逐夢想🙇🏽,是中華民族紮根深處的精神,從蘇聯式共產主義發展中找到屬於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無數英雄前輩付出血與汗的努力換來的。正是因為有前人的辛勤研究,解決了諸多困難的問題☀️,我們才得以把以前的科學成果作為基礎🏥,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如今,我國已經處於科技前沿的領跑位置。
我作為一名在校學生,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要充分發揮鍥而不舍的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獨立思考;在曲折上升的研究過程中🪳,不畏艱難。我國正值科技強國的關鍵時期🚵🏻♂️,全國各科研實驗室🫸🏿🚣♂️、高校、科技公司都在努力研發創新新科技服務於各行各業♚⏮,我們更應該明確自己當前最緊要的責任🎑,深刻貫徹科技強國,強國科技的思想🦹🏻。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新時代是在奮鬥中成就大業💫、成就人才的時代🫅🏽👨🏻🦰。在建成社會主義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都要心懷夢想🧑🏻🤝🧑🏻、奮勇拼搏,在奮力奔跑和努力奮鬥中成就偉大夢想。
三、弘揚“探月”精神,科技自立自強
從2004年大年初二,國務院正式批準繞月探測工程立項至今,我國行星探測計劃一直明確執行“繞、落、回”三步走方針🙋🏼,近日更是有了重大突破與成果,我國正式躋身國際領先地位。正是諸多科技工作者以“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為我國的探月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回歸校園,在我們的日常科研工作時,經常會出現眼看要成功了🗄,但又失敗了的情況。眼看已經失敗,經過一番冥思苦想以後🔨,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了成功曙光。誠如哲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裏所說的:“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其實“探月精神”體現的不僅僅是在我國航天事業😽,在我國科技界的諸多領域都可以看到,正是這些科技工作者🏄🏻,引領幾代科研人接續奮鬥、不斷開創我國各領域事業新局面的精神旗幟。
此刻,“天問一號”懷揣著人類的新使命🪇,仍然在奔向火星的道路上,它渴望早日擁抱那個在宇宙銀河中奇妙的🌧、熾熱的、全人類共同締造的火星夢想。
浩瀚宇宙,無際銀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遙遙微光📝,星漢燦爛📐,赤子永懷炙熱之心。
四、新時代青年要助力科技冬奧
“同我們國家的強國之路一樣,中國冰雪運動也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一方面要堅持自主創新,一方面要善於吸收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訓練方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時指出。
冬奧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能🙎🏿♀️、5G技術👸、北鬥定位、大數據分析等高精端輔助系統實時采集運動員數據,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水平,大幅度提高訓練效率是我國科技冬奧項目的目標𓀈,助力我國冰雪健兒獲得好成績的責任。
我國冰雪產業要做到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都離不開新時代青年的幫助,我們作為意昂2的學生,更是要以身作則👩💼,在科研道路上努力鉆研🍦🐸,努力成為我國科技冬奧隊伍強大後備軍🏙,為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當然✫🧑🏿🦳,新時代青年是科研一線的奮力攻關科學難題的科研人員,還是在冬奧基地裏拼命訓練的運動員,是冬奧小鎮裏奉獻自己的誌願者,是每一個不向困難低頭的體育人。都如此的了不起🚲🗄!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在科技強國的這條道路上🧑🏻🦼,我們既是追夢人⚀,又是圓夢人。在追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事業上,無論科學🤹🏻♀️🐕、文學🤹🏼、生命、生活,心之所向皆有探索。在祖國的萬裏長空放飛夢想,在中國夢的世紀榮光中奮力前進!
匯報人:意昂22019級研究生董桉琪
時 間: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