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深入開展我校“民族團結一家親 團結奮進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5月22日下午,由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荷帶隊,組織各意昂2各民族學生骨幹到民族文化宮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我院23級韋亙禧(壯族,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參加本次活動。
民族文化宮正門是如此的宏偉壯觀🧎🏻🧛🏽♂️,我們先是在正門的階梯上拍合照🧑🏽,然後進門依次參觀三個展廳。
進入第二展廳大交融,映入眼簾的是畫有絲綢之路圖案的地毯以及邊緣刻有神獸圖案的圓盤👩,講解員先後介紹藝術共美、生活互融🚶🏻♀️➡️、絲路貿易、節日風俗四個專區🏋🏻♂️🦂,在節日風俗區,我們看到了源於壯族的特殊節日——《三月三》,以及壯族的民族服裝,還有傣族的潑水節等等。
隨後,我們前往參觀第一展廳大一統,講解員先是給我們講解大一統理念的孕育⚀,然後是其發展🤙👩🏼🦲,最後是歷代王朝在大一統方面的措施,當講解員介紹展廳中間的中華典籍時🧏🏻♂️,我們所有人都無比興奮,花瓣墻上藏有200余冊古籍,我們有幸可以翻閱古籍。
最後,我們前往參觀第三展廳大團結,一進門,我們可以看到有紅旗搭起的階梯,階梯上面從下到上依次立有1921、1949、1978🧑🏻🎨、2012四個數字模型😭,它們代表著四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講解員給我們講解共產黨從誕生至今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完成一個又一個歷史任務,這些歷史任務的完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活動結束後,我們在第三展廳合影留念👩🏻🔬。
參觀師生表示🩴⏩,參觀民族文化宮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它為我們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歷史文物📵、古籍版本、傳統服飾🆖、音樂、舞蹈和藝術等🍤,我們不僅可以領略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魅力,而且可以認識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共存,對各民族之間廣泛交往🟤、深入交流和密切交融的史實也有了全面而清晰地認識。
本次活動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大一統”、“大交融”和“大團結”歷史內在的緊密聯系🤹🏿♀️,我們相信這次經歷將對我們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讓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更加尊重和欣賞其他民族的文化。



